(▲注释40nor:海思的芯片应用于无人机。)
目前来看,在全球范围内,中国应该是有两家芯片设计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实力,而国内其他芯片设计企业在市场上仍须追赶领先同行。这两家芯片设计企业,一家在中国大陆的海思半导体,另一家是在中国台湾的联发科。
2018年1月初,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向外公布一项数据:2017年,在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企业中,海思的营收47.2亿美元,排名第七位;联发科的营收78.8亿美元,排名第四。还有,有业内人士估计,同样是在2017年,海思的研发投入应该逼近10亿美元,联发科的研发开支在15亿美元左右。一家企业一年下来的研发投入在10亿美元以上是个什么概念?就最近两年,腾讯和百度每年的研发投入也才10多亿美元。
最后只简单提一下海思。
海思于2004年10月在深圳成立,前身是始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。并且,海思在中国北京、上海,美国硅谷和瑞典等地设立有研发设计分部。海思的芯片产品(及解决方案)已经涵盖固定网络、无线网络和数字媒体等,产品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。
(▲注释:目前为止,华为已面向市场推出了麒麟970处理器。)
海思在市场中得以快速成长起来,离不开华为的支持。恰恰也就是华为的智能手机在市场上销量逐年大增,带动海思的芯片产量增长,以及海思的收入增长。实际上,海思是以独立的商业模式运营,未来还会向除华为以外的手机厂商供应芯片,因为海思最终是要成为一家专业化,全球性的芯片研发设计大厂。华为的一名老员工曾向媒体记者表示,海思的芯片未来一定会超越高通。
最后,引用任正非在华为2012实验室当众讲过的话:“我们在价值平衡上,即使做成功了,(芯片)暂时没有用,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。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,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,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。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,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,让别人卡住,最后死掉……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,不能动掉的。”
SR-71黑鸟侦察机作为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有人飞行器,如今来看依然非常科幻,如果在刚问世时从中国天空飞过,想必国内报纸上立马就会铺天盖地的出现以“疑似外星飞行器造访中国”为标题的新闻!
SR-71黑鸟延续了其前身——A-12牛车侦察机的气动设计,采用三角翼布局、翼根前缘直到机头布置有大边条,两台发动机分别布置在机翼左右,这些设计大都是为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和机身阻力,使之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和能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。
为了加强机身结构和承受高速飞行时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,SR-71黑鸟的机体采用了大量价格高昂的钛合金,全机钛合金材料占了30吨自重的85%以上,使得黑鸟的单机造价超过20亿美元。当黑鸟以3马赫速度飞行时,机体与空气高速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,机身表面任何一处的温度都超过了400度,温度最高的地方是尾垂,高达577度。
高速飞行时机身超高的温度还带来许多必要要解决的问题,比如如何让飞行员在如此高的温度下驾驶飞机、如何让燃油不在高温下被引燃!为此,臭鼬工厂在黑鸟的驾驶舱内加装了专门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,将舱内温度控制在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。不过,由于需要在3万米高空飞行,黑鸟飞行员还必须要穿上增压服,看起来和宇航员没什么两样。
为了寻找耐高温的燃油,臭鼬工厂的工程师花费了很长的时间,最初测试过用液氢、煤或硼悬浮燃料,但经过测试发现都不合适,费尽周折后臭鼬工厂决定向壳牌石油公司求助。曾为U-2高空侦察机提供燃料的壳牌公司很快又为研发出了LF-2A燃油,美军称为JP-7燃油。JP-7燃油的特点是沸点非常高,但价格非常高昂,据称比同样体积的苏格兰威士忌还贵的多,所以黑鸟飞一小时的油费就高达24万美元,约合156万人民币,简直没法玩啊!
钛合金虽然耐高温,但金属在高温下都会因热胀冷缩发生形变,造成机体接缝处爆裂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臭鼬工厂将黑鸟的机身接缝处都留有一定的缝隙,当高速飞行时产生热量后缝隙会自动封堵上。但这样设计又带来新的问题,由于黑鸟机身上遍布着油箱,其中许多是用来隔热的,比如前起落架轮胎就被油箱包围着,防止因温度过高爆胎,而机身的缝隙造成黑鸟机身许多油箱在其不飞时或低速飞行时漏油。因此,黑鸟每小时24万美元的油费不光是因燃油贵造成的,机身漏油也是一个因素。为此,黑鸟起飞时只能加少部分燃油,升空后就需要通过空中加油机加油。
漏油的黑鸟
为了让最大速度突破3马赫,黑鸟使用了两台J58变循环发动机,这种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40千牛。J58发动机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投入实际应用的变循环发动机,这种发动机在低速运行时类似于常规的涡扇发动机,而高速运行时类似于涡喷发动机,而且J58变循环发动机在黑鸟飞得越快的时候输出的动力越强劲。强劲的动力和特殊的气动布局使得黑鸟最大速度可达3.35马赫,并在1974年9月1日创下了从纽约到伦敦的有人飞行器最快飞行纪录,飞行过程只用了1小时54分56.4秒。
黑鸟服役后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侦察,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曾被美国视为威胁的国家,据美国黑鸟协会收集资料统计数据,所有被黑鸟侦察过的国家一共向黑鸟发射过超过1000枚导弹,但是没有一架黑鸟导弹被击落过,不过传言曾有一架黑鸟在朝鲜侦察时被S-200导弹击伤过。值得一提的是,黑鸟曾进入以色列侦察核设施并遭到以军F-4战机拦截,当时F-4战机向黑鸟发射了AIM-9“响尾蛇”空空导弹,但没什么卵用,因为黑鸟飞得比响尾蛇导弹还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