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ho怎么读,房地产上SOHO是什么意思?

2022-01-18 23:05 综合百科 投稿:好巧合
最佳答案1、SOHO—— Small Office (and) Home Office的缩写soho怎么读,泛指在家办公或小型创业者。实际上就是自由职业或自由职业者的意思。特色是自己掌握,调配工作时间,其实也是过去所谓“自由业”的新诠释。 2、SOHO也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、开放、弹性的工作方式。网络时代..


1、SOHO—— Small Office (and) Home Office的缩写soho怎么读,泛指在家办公或小型创业者。实际上就是自由职业或自由职业者的意思。特色是自己掌握,调配工作时间,其实也是过去所谓“自由业”的新诠释。

soho怎么读,房地产上SOHO是什么意思?插图

2、SOHO也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、开放、弹性的工作方式。网络时代的到来,使得SOHO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时髦词汇之一,专门为SOHO族设计的房屋、家具、用品也成为商家的新卖点,一些楼盘常常被冠以SOHO一词,意思就是给自由职业者准备的商、住合一的公寓,一时间也风光无限。

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就是70年住宅产权的loft,当时拆迁刚需必须要住。当然,由于没钱,loft是当时唯一能满足我首付低总价低,又能满足我两室一厅的需求,并且还在工作附近的市中心。

说说住的感受吧,当时看过很多小户型,自我感觉我回到家在客厅和厨房待的时间最长,所以我看房子的时候比较在意客厅的舒适区,我的loft,证面66.25平,楼下的活动区域挺大的,能满足我的要求,2楼用了3分之一没空做的房间,2间房,每间房有一间卫生间,关键是前房主柜子打的多,都满足了我对小家的所有需求。

缺点:隔音效果不好。白天如果在家睡觉,楼下婆婆看电视声音大一点,我就会醒。

2楼房间浇空的空间是进门口,入户鞋柜,洗手间,餐厅的上面,由于loft的特殊性,只有一面落地窗,因此光线不太好,有一间房完全是暗房,只有一扇透气的小窗口

其他我觉得都还好,总价是真的低,当时所有手续费,税费,中介费,合计单价11000买进,现在3万一平。下楼就是江滩,走5分钟有三甲医院,离当时的经营的店铺也只需要5分钟路程,去步行街5分钟,看电影买菜各种5分钟。关键孩子还能读重点小学,上学5分钟。后期搬到还建房,此loft出租3000,还贷也没有压力,租金抵扣贷款,现在每月还能多出几百。

所以我建议,如果首付少一点,loft还是可以考虑的

“房住不炒”的2018年,国家说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,长效机制要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不过,尽管短期内广大市民并不看好楼市,但对未来房价上涨的刚性预期,还是很顽固和坚定。笔者认为,调控会不会经历又一个轮回,即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“由紧转松”,将是能否打破房价上涨刚性预期的试金石。就像2012年八项规定推行之初,认为改革难持续的观点占据上风,如今看,大家都适应了,备受关注的消费也未受多大影响。2013-2016年,我国限额以上单位耐用品类和非耐用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0.4%和9%,旅游、电影等服务消费均翻了一倍以上。

楼市调控也一样,只要保持政策稳定,而因为怕拖累经济和土地财政而松绑,不要给市场以“政府受不了楼市下滑”的信号,房价上涨的刚性预期就会逐渐瓦解。新年第一天,家住在广州的笔者去看房,邻近地铁口的一个SOHO项目,吸引的购房者还真不少。纳闷了,不是不让个人买商业公寓吗,怎么有那么多人?开发商自有办法,购房时出资4800元,帮你注册公司,每年再缴纳2600元的中介做账费用,个人限购商业公寓的政策就轻松突破了。项目挺吸引人,单套建面仅28平方米,公摊后实用面积仅18平方米,但将挑高5米隔空做成夹层,就变成复式结构,实用面积可至36平方米。

踩盘的过程中,售楼小姐不断给你传递利好信号:买房的都是投资客,商业不限购,可买多套;一层变两层,均摊下来一平方米只需1.5万元;两层可以分开出租,收两份租金;购房后可与途家签订5年的“售后返租”协议,前3年每月返租3200元,后两年租金会上涨5%-10%;银行限贷,但可申请第三方金融贷款;2018年下半年,调控政策将放松,到时候将享受新一轮房价上涨收益。现场销控表显示,去年11月25日开盘后,8层以下(价格较低)已经售罄,整个项目500多套的货量,到现在只剩余不到100套了,看来,市场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。

问题是,投资这样的物业,成本也不低。笔者算了一下,除五成首付(40万),购买后一年内还要缴纳公司注册费、契税、出租前购置家具、物业维修基金等费用,合计达到近8万元。此外,每年公司做账费用、房产税、贷款本息(10%的年化利率)也要5万-6万元。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很多人投资,可想而知市场需求是多么旺盛。更为重要的是,旺盛的需求下,调控政策被有意无意突破了,比如个人不能购买商业办公楼宇,禁止“售后返租”,禁止违反建筑规范搭建“夹层”,控制“类住宅”泛滥,禁止通道类资金(影子银行)违规进入房地产等等。

但是,在强大的需求面前,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“共赢”的利益面前,该突破的还是突破了。据悉,该项目是片区超大旧改项目的一个小部分,回迁房(占了住房开发的1/3)、历史风貌保护、地标项目、道路建设等花掉开发商很多钱,既然为地方政府、公共服务、片区面貌改善做出巨大贡献,作为交换和成本回笼诉求,地方政府也就要给开发商“开绿灯”,突破一些政策也是应该的。问题是,你这样突破了、他那样突破了(如专科及以上人才购房不受限购限制),调控政策架构也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了,且给市场传达了政府托底楼市、背书房价的不良信号。

当前,房地产在十字路口,一种观点认为,随着房产税、租购并举等长效机制落地,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空前高涨,楼市将告别短期波动剧烈,走出“屡控屡涨”的怪圈;另一种观点则认为,长效机制以前不是没提过,但在巨大的体制惯性下,楼市是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,这次也难言有何不同。但是,无论从杠杆风险、房价触顶之势看,还是各界对改革的信任成本看,或是更加注重增长质量而非速度的路径转换,缩小贫富差距的改革要求,都不能再容忍房价新一轮上涨了。因此,2018年将是楼市调控的临界点,若挺过去了,整个楼市风气将焕然一新。

(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)

公共政策 李宇嘉专栏

发表于2018年1月8日南都App《2018年是楼市调控的“临界点”》


楼市  拐点  相信  
声明:好巧合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1815851061@qq.com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