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信背水一战,韩信背水一战有多少可信度?

2021-11-22 11:15 综合百科 投稿:好巧合
最佳答案背水一战发生在汉灭赵期间,要分析可信度韩信背水一战。首先要清楚背水一战爆发的时间点和历史背景,其次是双方的兵力、带兵将领和作战地形,第三才是战争经过。其实经过分析就会发现,背水一战肯定是存在的,而且可信度极高。 战争背景简单介绍一下背水一战的背景吧。 公元前206年,项羽分封天下,赵王赵歇被..


背水一战发生在汉灭赵期间,要分析可信度韩信背水一战。首先要清楚背水一战爆发的时间点和历史背景,其次是双方的兵力、带兵将领和作战地形,第三才是战争经过。其实经过分析就会发现,背水一战肯定是存在的,而且可信度极高。

韩信背水一战,韩信背水一战有多少可信度?

韩信背水一战,韩信背水一战有多少可信度?

战争背景简单介绍一下背水一战的背景吧。

韩信背水一战,韩信背水一战有多少可信度?

公元前206年,项羽分封天下,赵王赵歇被改封代王,张耳被封常山王。原赵将陈馀不服,向齐王田荣借兵讨伐张耳,张耳战败投奔刘邦,陈馀将赵王赵歇迎回代地,赵王逐封陈馀为代王。

公元前205年,彭城之战爆发,刘邦率常山王张耳,河南王申阳、韩王郑昌、魏王魏豹、殷王卬五诸侯军队进攻西楚,贡献西楚都城彭城,项羽回军,大败刘邦。刘邦撤退至荥阳附近,楚汉双方随即开始长达数年的对峙。

公元前204年,降汉的西魏王魏豹叛变,刘邦命韩信攻击西魏国,杀死魏豹,平定魏地。之后,刘邦以韩信、张耳为将,攻击代地、赵地。(如下图)

根据《淮阴侯列传》记载“后九月,破代兵”,“信与张耳以兵数万,欲东下井陉击赵”。可见,韩信攻击井陉是在灭代之后,而背水一战就发生在井陉之战。

双方兵力、带兵将领和作战地形双方兵力其实可以从史料中看出来,根据《淮阴侯列传》记载“信与张耳以兵数万,欲东下井陉击赵。赵王、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,聚兵井陉口,号称二十万”来看,韩信一方兵力应该至少有两三万人。而赵军方面是“号称20万”,也就是说这20万是夸张的说法,所以双方兵力差距肯定没有10倍,甚至应该差距不大。

其实从战争背景也可以看出,陈馀身为代王显然是在战败之后与赵王合兵一处的,也就是说这支军队应该是以赵军为主力的,而且根据其他史料记载,代地此时正在由陈豨平定,赵国的北方便直接受陈豨军队的威胁。再看赵国南方,同样有部分零星资料显示,黄河以南的刘邦军曾经有部分将领越过黄河攻击赵军,但由于项羽军队的牵制,应当只是少量军队,但说明赵国南部仍然有威胁。所以说,赵国南北同时受威胁,赵国也不可能抽调全国兵马投向井陉战场,我们再来看井陉的地形(下图),20万军队绝对排布不开。所以赵军肯定没有20万人,而且井陉关也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人。

再看双方将领,汉军方面主将为韩信,副将为张耳,韩信的能力就不必多说了吧。

赵军方面主将则是陈馀,而陈馀不论是从之前巨鹿之战的作为来看,至少和韩信不在一个层次上。

作战经过韩信先是兵分两路,其中一路2000多人埋伏在井陉关附近的山上。然后韩信亲自带兵前去引诱对方出关,然后再佯装战败撤退,而自己的主力部队就在河岸背水列阵,韩信回到本阵之后双方展开厮杀。而埋伏在山上的那一路兵马则趁机遍插汉军军旗,造成关隘已被夺下的假象。

从地图我们可以看出,交战地是一个狭小的谷地,左右两边都是高山,双方数万兵马根本排布不开。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,在双方兵力差距本来就不大的情况下,汉军依靠着背水一战激发起来的勇气与对面死磕,赵军不敌很正常。

眼看战事不利,赵军于是撤退,然而等撤回关隘前一看,到处都是汉军旗帜,赵军以为关隘已被夺下,军心溃散之下最终战败。

所以,综上所述,《史记》中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,背水一战是韩信充分利用了战场形势和地形采取的战术。

楚汉传奇韩信背水一战是第几集

第16集:韩信路遇逃避征兵而自残的村民,为村民的软弱而气愤。下定决心投军,去乱世中闯一闯。初投楚军项羽下,由 钟离昧 推举做项羽帐前 执戟郎中。

第49集:韩信已投汉军,官至 治粟都尉,但是韩信觉得屈才,逃走 。萧何月下追韩信。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和 若非寒溪一夜涨 焉得汉室四百年 的美谈!

而后萧何追回韩信。 举荐韩信给刘邦,刘邦 在现在陕西汉中城郊筑高坛刘邦拜韩信为大将—韩信大将生涯正是开始 ……

韩信是继孙武、白起之后,最为卓越的将领,韩信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击溃章邯 一路向东,定三秦,出河南 一直打到项羽都城徐州 灭韩国。井陉口之战5万对20万,灭赵国,灭燕国,跨黄河击溃齐军40万,灭齐。河南陈兵20余万分三梯队,设十个集结点(十面埋伏),车轮战术,围而不歼,拖垮项羽,他的战役都是一系列大规模运动战构成,从未战败,堪称战神。


声明:好巧合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1815851061@qq.com
加载中...